大克鼎雕塑的外形
[2017-07-11]
铜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。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,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。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,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,盛行于商周时期,延续到汉代。
大克铜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,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。与大克鼎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、盨二件、钟六件、镈一件,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。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,小鼎为小克鼎。
大克鼎,铸造于西周孝王(公元前10世纪末)时期,清光绪中期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,当时出土的另有7件克鼎,形制与纹饰都和大克鼎相同,只是体积小得多,同为西周一个名叫“克”的贵族,堪与毛公鼎、散氏盘和虢季子盘相媲美。大克鼎雕塑气魄雄浑,威严沉重,高93.1厘米,重201.5公斤,口沿饰兽面纹,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。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,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,凡六出;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,环绕全器一周。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,字体工整,笔势圆润,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。
大克鼎通高93.1厘米,口径75.6厘米,腹径74.9厘米,腹深43厘米,重201.5公斤。鼎口有大型双立耳,口沿微敛,方唇宽沿,腹略鼓而垂,称敛口侈腹,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。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,重心略向外偏,是商代柱足演变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证。
上海培艺雕塑公司卡通雕塑上海雕塑制作厂家,优选上海培艺雕塑,联系方式:13311802373